新闻中心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

国内供应链转移带来大红利,中芯国际四季度谨

2025-11-15 10:27

在国内供应链转型与AI算力扩张相结合的半导体新周期中,中芯国际(688981.sh)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第三季度,这家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交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财报:营收23.82亿美元,同比增长9.7%,环比增长7.8%,净利润约1.92亿美元,同比增长28.9%;相当于8英寸标准逻辑的月产能首次突破100万片,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5.8%,接近满产。然而,与订单满载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中芯国际第四季度和明年的口径明显受到限制——营收预计环比增长2%持平,毛利率预计下调至18%至20%。值此之际,搬家给国内带来的好处c供应链加速,全球存储芯片价格进入超周期,中芯国际真正担心的是什么?国内供应链开关,产能利用率超预期中芯国际第三季度的增长首先归功于“国内供应链开关”主引擎的强劲启动。在11月14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中芯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赵海军指出,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客户转向国内供应链。财报数据显示,第三季度中芯国际来自中国客户的营收占比为86.2%,较第二季度的84.1%进一步提升。 “第三季度,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绝对额环比增长11%。”赵海军在电话会议中强调。 “特别是国内消费电子客户正在加速替代国外供应链,这为我们创造了增长机会。”中芯国际是其中之一最大的铸造厂正在掀起这一浪潮。赵海军表示,在国内供应链转移和重复的过程中,中芯国际及其客户获​​得了成为稳定供应商的机会,确保了现有和可预测订单的维持。除了向国内生产转型的长期利益之外,另一个推动第三季度业绩的因素。首先,不少客户预期加税而将产品发往国外,导致国内库存不足。如今,这些客户将宁愿承担一些风险,准备更多的货物来应对国内市场份额的竞争,特别是模拟、功率和大电流产品。其次,汽车和工业领域的情绪出现逆转。赵海军指出,汽车和工业供应商状况较低,将持续消耗库存。目前库存已消耗殆尽,恢复至安全水平,正在积极应对。普遍预计明年行业会复苏,所以大家都开始补货了。由于这两个因素,中芯国际的经营数据也有所增长。第三季度,中芯国际整体产能利用率高达95.8%,较上季度提升3.3个百分点,不仅创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新高,也较中芯国际此前预期高出3个百分点。赵海军表示,公司生产线整体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产能利用率高,直接抵消了新增产能收缩带来的压力,是毛利率超预期的最大贡献者。第三季度达到22.0%,环比提高1.6个百分点。 “第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比我们的预期高出3个百分点,这个影响是最大的。”吴俊峰 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官员在电话会议上向投资者解释道。 “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抵消了毛利率亏损扩大的压力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第三季度业绩的增长伴随着产品结构的大幅调整。财报显示,消费电子营收占比由二季度的41.0%大幅提升至43.4%;而智能手机类别则从 25.2% 下降至 21.5%。赵海军解释这一变化时表示,这是公司在产能紧张的情况下的主动部署。对于一些手机订单,如PMIC(电源管理芯片),总量和价格已经确定,因此推迟,优先考虑模拟电路和存储。其次,CIS(图像传感器)和LCD驱动器(显示驱动芯片)领域竞争激烈。众多供应商、终端移动厂商手机之间会互相平衡份额,因此存在季节性波动。消费电子产品的增长是“全面的”。赵海军举例说,无论是智能音箱中的处理器、电动自行车强制使用的cat.1定位芯片,还是TWS耳机、Wi-Fi等产品,中国供应商的份额都在全线增长。 “中国制造商速度非常快,新产品很多,国内消费量也很大。”该指南正在精心制作中,超级循环的存储已成为双刃剑。尽管第三季度业绩强劲、订单饱满,但中芯国际提供的第四季度指引却极其“保守”: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环比增长2%,毛利率将下降18%至20%的区间。 “全力生产”与“保守”的巨大反差,足见业界的审慎判断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的展望。这些小心翼翼的变数,直接陷入了席卷全球的“存储芯片超级周期”。 2025年下半年,由于AI算力需求对HBM(高带宽内存)产能的“虹吸效应”,传统DRAM和NAND闪存产能将出现拥挤。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,内存内存价格自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持续反弹,第四季度涨幅更为猛烈。 SK海力士、三星等巨头已通知客户,2025年第四季度DRAM和NAND合约价将上涨20%至30%。SK海力士也在近日的会议上宣布,其到2026年的芯片制造产能已基本售罄。人工智能驱动的超级周期已经到来。但这对于中芯国际这样的逻辑代工厂来说可能是一个“双刃剑”。赵海军表示,存储价格上涨对存储逻辑有两个致命影响undry:一是供应链不支持的风险。对于终端厂商来说,记忆棒是产品的关键材料。如果不能保证DRAM和NAND的充足供应,自然会减少PMIC、CIS、MCU和显示驱动器等其他配套芯片的采购。这些芯片是SMIC.Force Products的主打产品。事实上,第四季度是消费电子晶圆代工厂的传统淡季。开局情况反映了明年第一年和第二年的需求预期。在这种不确定性下,终端厂商对来年的生产计划相对保守。 “第二是成本压力的影响,存储卡的价格暴涨预计不会增加。”赵海军面无表情地说道。 “客户期望其他芯片的价格能够降低,以平衡内存价格的上涨。”这意味着,即使中芯国际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,其客户芯片设计公司正面临手机、汽车、家居等终端厂商的巨大降价压力。为了保持市场份额,芯片设计公司也必须压缩竞争,而这种压力最终会传导到晶圆代工厂。“这也会让行业竞争更加激烈。”赵海军表示。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芯国际为何在产能供不应求的情况下,给出第四季度毛利率下降的指引。今年季度达到57亿美元。年,随之而来的是惨重的损失。 ”吴俊峰澄清。赵海军判断,2026年中国晶圆制造业的扩张产能只会增加,不会减少。一方面存储供大于求,另一方面逻辑芯片自主改造需求正在改善。他也坦言,行业竞争永远存在。“提供高性能、高质量的技术和服务;第二,打造定制化、独特的产品平台,而不是通用技术;第三,在成本、响应速度、迭代速度上,可以比别人更早更快地做到。”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)由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发布,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推荐

  • 新闻中心
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+86-765-4321
    admin@baidu.com
    +86-123-4567
    天朝天堂路99号
  • 大发888手机版官网下载